铿锵在线

别让微博认证变了味

当下,微博已成为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一,渐渐融入众多网民的生活中,成为获取信息及分享心情的重要工具。

众所周知,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隐秘性。曾经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所以,要将微博上的某个ID跟现实中的某人直接划上等号,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实名认证手段。

本来,这个认证只能表明微博运营商通过查验某个ID用户所提交的法定证件,证明该微博是由现实中所对应的某个真实的人开设的微博,如此而已。可是,微博运营商或许是出于名人效应的考虑,想要营造出权威的气氛,就将这个认证称之为“名人认证”。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其帮助页面中,将个人认证划分为娱乐、体育、传媒等十三大类,必须是这些领域的知名人士方可申请认证。

这样问题就来了,关于这个“知名人士”的定义,如何界定?国际和国家是否有明确的标准?还是你微博运营商认为你足够知名那你就是知名人士?除了上述所说的标准模糊,在人工审核上,很多时候也只是由微博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根据用户自己提交的证明材料来进行主观判定。就算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那也很难保证其权威性。

我特意查了一下有关“认证”的解释,很多种类的认证在定义中都强调“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符合×××标准、规范等的评定活动”。而什么是“认证机构”呢,是指“为用户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及相关活动提供一个中立、公正、值得信赖的第三方认证服务的机构”。所以我的理解是,要对某个人的知名度进行权威的评估,也必须借助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进行,而你微博运营商只是一个商业公司,有着自身的商业利益,很难保证中立性。从去年的“郭美美事件”到今年的“高美美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微博认证已经饱受诟病,甚至被质疑存在利益链条。微博认证也渐渐成为炒作的必备武器之一。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去追逐所谓的微博认证,说到底是大家的虚荣心在作祟,在追逐名人效应。被认证了,就似乎意味着你的价值受到了肯定,你就可以获得微博用户更强的信任感,就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种心态下,假如一个人没有被认证,就会被觉得不权威不被信任。这就好像皇帝的新衣,很多人知道它的问题,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因为大家都在享受着新衣所带来的“荣耀”和“光环”。

其实呢,只要用户愿意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并自己提交了相关的身份证明,微博运营商经过核实后就应该给予认证,把证件上的身份如实呈现给用户,至于这个人是否具有知名度,我觉得,应该交给用户自己去判断,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把这个橘红色的“V”字折腾成光环四射的,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