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在线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一)

每年重阳节,全国敬老院都会迎来各地组织的“突击敬老”。

人们纷纷举办敬老活动,聚餐、文艺演出、发放慰问品等。

还有的为老人理发、按摩、洗脚,忙得不亦乐乎。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要接受好几拨,甚至十几拨“洗脚任务”。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还要配合前来的各路人马,各种摆拍,比划着不自然的动作,表情逐渐僵硬。

这一切,都让他们不胜其烦。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老人们就像一个个背景板,成为人们孝敬形象的凭证。

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是否需要这些。

更可怕的是,一哄而上后,是一哄而散,给老人带来无尽的心理落差。

这真的能叫敬老吗?

在我看来,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罢了。

不要说养老院的陌生人,很多时候,即便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我们也常常只是做做形式,流于表面,根本没问过他们想不想这样。

其实,真正的敬老,关键在于对老年人的理解和尊重。

要把他们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老朽。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重视他们的真实需求。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二)

聆听需求,不是指听老人说话。

而是充分给予老人聆听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权利。

从小,我是被奶奶带大的,穿衣服、洗漱、算术,都是她教会我的。

那时候,真的觉得奶奶无所不能。

后来,我逐渐长大,奶奶也慢慢变老,她懂得的事情开始没我多。

虽然排斥用电子产品,但奶奶喜欢读书看报,看到报纸上有什么趣事都会问我们。

本来这是一件促进沟通交流的好事,却遭到我妈无情打压。

我妈其实很孝敬奶奶,钱、衣服、保健品,几十年来不断供应,对于老人家的一些无理取闹也挺包容。

但对于各种提问,会嫌她麻烦,基本不说实话,只用她听得懂的简单话语忽悠过去。

比如我妈经常网购,常有快递送上家,见她大包小包的拿回来,又不用给钱。

奶奶就很好奇,问:“这是啥,怎么不用给钱?”

我妈不想解释网购,觉得说了她也听不懂,就说,“不是买的,别人送的。”

奶奶总觉得哪里不对,就像吃一记闷棍,也不敢再追问。

之前,奶奶关心我工作问题,叫我给她讲一下平时是干什么的。

我用通俗易懂的说法,给她耐心讲解新媒体,公众号的事情。

奶奶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整个交流过程非常愉快。

结果我妈在旁边听得纠结,突然插嘴:“你说这些她也不懂,让我跟她说吧。”

“你孙子是在报社当编辑的,就是你平时看的报纸,他做排版。”

这一下,又把话题给堵死了。

其实,我理解我妈这么做的原因,平时工作忙,什么事情都讲求效率。

认为老人上了年纪,懵懵懂懂,忽悠一下就好,反正也听不懂,可以节省沟通时间。

但在老人眼里,这是严重剥夺他们的聆听需求。

也是剥夺除读书看报外,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很多时候,老人向我们提问,无非两个目的。

一个是真的想了解这个事,另一个是和年轻一辈找话题。

如果只是一味忽悠,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两个目的都不可能达到。

只有用真心实意跟他们交流,即便再听不懂,老人们也能从中获得温暖。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三)

有人说,当人活到一定岁数,身体大脑开始不听使唤的时候,就会丧失尊严。

电影《酒神小姐》里,老宋年轻时总是一身西装,意气风发。

年老后却因中风住进疗养院,终日躺在病床不得动弹。

儿女许久才来看望他一次,却因他大小便失禁,身上臭烘烘而不愿接近他。

爱面子的老宋,也只能像案板上的一块肉,被护工扒下裤子,翻来翻去。

没有人关心、在意他,老宋开始心灰意冷。

他觉得与其被人像垃圾一样对待,还不如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

一直以来,老人每天都要面对年龄的侵蚀,还有旁人对尊严的无情剥夺。

这样的生活,可以说非常绝望。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要知道,尊严是人的基本需求,再老的人,即便已经懵懵懂懂,也需要给与尊严。

在荷兰一家养老院,护工阿姆荣根一直专门照顾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工作多年,她只有一个感受,这是一段非常难熬又痛苦的岁月。

老人不仅过得孤独,还经常被人呵斥:

“吃个饭怎么又撒一地?”

“药给你放这了怎么又忘记吃!”

在阿姆荣根看来,这样的生活毫无尊严,简直就是“孤老院”。

她恐惧衰老,害怕父母老去,因为她深知养老院的生活有多糟糕。

甚至当她听说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时,第一反应竟然是:

“谢天谢地,父亲终于不用去养老院了!”

但父亲的离开,还是激发了她深埋已久的想法。

她希望创造一个可以让老人正常生活的养老院,在生命最后时光也能有尊严地活着。

每天享受鸟语花香,而不是只待在病房吃饭、吃药、睡觉。

阿姆荣根向荷兰政府大胆提议这个想法,谁料双方一拍即合。

几年下来,“失智照护小镇”诞生了,这是全球第一家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专门建立的大型疗养院。

这里没有冰冷的病房,看上去就是一个舒适的郊区小镇。

路旁全是豪华别墅,电影院、咖啡馆、美容院、桑拿房一应俱全。

镇里的居民由医护人员扮演,他们每天和老人和谐相处,暗中照顾日常起居饮食。

让每个老人都在这里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重获了尊严。

生活中,我们不必做到如此奢侈。

只要用心去爱护老人脆弱的心灵,就够了。

有人说,老人就像孩子,需要关怀和体谅。

想想小时候,你尿便来袭,全家上阵。

如果当父母迟暮之年卧病在床,却陋室独叹。

在漫长的病榻时光里,该是何种煎熬。

(四)

年轻时,我们斗志满满,用不懈的努力获得无数荣誉和声望。

但当老年这个词冠在我们头上时,所有的一切,都将逐渐被人淡漠。

取而代之的,只有疼痛的膝盖,满头的白发和布满皱纹的脸。

这种落差感,作为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

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叫做AgeLab的研究所,专门研究老年人需求。

他们的目标,是为进入衰老期的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了干好这件事,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装备,穿上就能体验一个人70岁的状态。

重阳节“突击敬老”背后,我看到了老年人最大的尴尬

这套装备看上去像施工服一样。

为了模拟老年人关节僵硬的状态,在胳膊肘、手腕的地方有束带。

靴子底下有泡沫,能体会到上了年纪的人触觉的减弱。

体验者说,“最开始穿上只是感觉沉,但时间久了会发现,老人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功夫。”

更严重的是,大多数人在穿上半小时后,情绪会从不耐烦慢慢变成愤怒。

甚至不由自主怀疑人生:“我到底怎么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意识到,老年人身体上的困难也许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但衰老所带来的焦虑感,则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恶化。

身体机能的降低,会让老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像废物一样。

所以,老人非常希望人们能看到他们的价值。

即使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在家里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洗碗、拖地等各种家务都可以给他们做。

不要仅仅为了让老人“享福”就总是代劳,或是请保姆。

比起每天无所事事,他们更愿意突显自己的价值,为这个家出一份力。